Search

【 巧克力草莓鮮奶油蛋糕 】

小子最近很喜歡看兩部卡通,一個是新幹線變形機器人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 巧克力草莓鮮奶油蛋糕 】

小子最近很喜歡看兩部卡通,一個是新幹線變形機器人,另一個則是寶可夢。他還幫家裡的玩偶們各自發明不同招式,要媽媽拿著玩偶陪他對戰(然後輸的人不能忘記要說「好討厭的感覺啊~」🤣)。

我有一搭沒一搭地陪他看,大概了解人物設定和故事情節。其實都是很簡單的、他這個年紀能理解的正反兩立故事。兩部卡通的主角則毫無意外地兼具了「勇敢」、「好奇」、「合群」等等特質。

我一邊看卡通一邊忍不住想,擁有這些特質的孩子,真的比較惹人喜愛吧。他們不怕生、愛親近人、朋友多、喜歡嘗試新事物,也不吝於分享。這樣的孩子在人群中總是特別容易獲得關注和稱讚,這是無庸置疑的。但如果是沒有這些特質的孩子呢?如果我們一直讚揚勇敢合群的孩子,那內向害羞、不擅人際關係的孩子又該如何自處呢?

所謂特質,或說個性、人格,一部分是先天的,而另一部分則是先天與後天環境互動影響而形成。如果先天有勇敢外向活潑的孩子,那當然就一定會有內向小心害羞的孩子。沒有好壞對錯,就只是一個特質。但後天的教養,會決定孩子用怎樣的眼光看待自己、看待他人與世界。

在診間看過太多在負向教養環境下長大的成人,他們沒辦法用客觀公正的角度看自己,傾向覺得自己是個無用無價值的人,不覺得自己值得被愛,也無法喜歡自己,而原本內向敏感的他們,又因此變得更退縮、更自卑、更委屈求全。看著他們,都很心疼他們內在的孩子。如果他們能在更包容的環境下成長,應該能長成很不相同的模樣吧。

我一直覺得,身為大人的我們,並不是要求孩子改變成社會普遍喜歡的樣子,而是應該要能接納孩子的特質,順應孩子的特質去引導,讓他在成長過程中逐漸獲得自我調適和適應環境的能力。喜歡獨處的孩子,不需要因為朋友少而自我懷疑。內向慢熟的孩子,也不需要因為較難融入人群而覺得自卑。而當然,如果我們的環境,能更包容不同特質的人,自然每個人都能活得更輕鬆自在,這是一個最美好的想像與期待。

至於我家小子,他焦慮度高,有點膽小,喜歡一個人做樂高勝過外出跟一群朋友玩。比起要求他變得勇敢、外向、合群,我更期待小子能持續保有他的好奇心和創造力,並培養出對自己的責任感,而且也希望他能真心喜愛自己,不論哪個面向的自己,就像媽媽真心愛他一樣。😊

對,媽媽真的好愛他,所以就算最近在控制體重,還是要做他最愛的草莓鮮奶油蛋糕給他吃😂

做蛋糕前,小子還給我多了一個要求,就是除了草莓、鮮奶油,還要有巧克力,全部放在一起。媽媽只好先做了一顆草莓鮮奶油蛋糕,再淋上巧克力Ganache。使命必達沒辦法。

草莓鮮奶油蛋糕做法請參考拙作😅 「療癒食光」p. 144,或粉絲頁這篇: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midorihung.kitchen/photos/a.1649379541951184/2046533835569084/?type=3&theater

而巧克力Ganache則是50克鮮奶油和50克70%鈕扣巧克力。先將鮮奶油加熱到冒煙後,關火,放入巧克力攪拌融解完成。蛋糕體要先冰透,再將Ganache淋上去,最後進冰箱冷藏定形就完成囉!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癒癒食光:我用食物和文字療癒自己,你用什麼療癒自己呢?
View all posts